二月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以来首次获得全国级别卫生系统先进称号。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我校“浙江省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我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国家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19日,全省高校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培训第十班在我校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沈敏光,省委教育工委干部处副处长李建章,全省高校十七大精神集中培训讲师团成员,学校全体党政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25日,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平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沈堂彪、副局长曹启峰等的陪同下来我校东洲科技园参观考察。 27日,学校隆重召开第六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党政领导,大会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会议。党委书记张乃大致开幕词,校长肖鲁伟所作题为《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创新能力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的学校工作报告。 我校李大鹏院士、连建伟副校长分别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月
由钱江晚报社发起的“海选?30年30事——浙江各地最解放思想的事”,我校移址迁校被列其中。
19日,学校召开2008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学校党政领导,校本部科级以上干部及重岗重职人员、直属医院职能科室负责人等160余人参加会议。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秋华作工作报告。 20日,我校举行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副校长连建伟为全校600多学生传达了“两会”重要精神。 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黄家亮等同学发明的“色光牙科治疗椅”荣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
四月
9日--11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预评估。 我校方剑乔教授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7日,全省中医药工作汇报会在我校举行,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马林云、省政府办公厅文教处副处长吕伟强的陪同下听取了全省中医药工作汇报,并指出要全力以赴争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我校荣获“2007年度省级治安安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22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成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五月
我校药学类工程实训基地被批准为“省级药学类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9日,我校大学生新闻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下设办公室、新闻部、广电部、网络部、联络部,承担学校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等媒体的新闻采制任务。 1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杭州站,我校范炳华教授作为火炬手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努力为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贡献力量。学校及附属医院共选派医护、基建人员33人次赴川参加医疗救援和灾后重建,收治灾区伤员50人,全校师生员工捐款66万元,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47万元。 26日--30日,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认真审阅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和肖鲁伟校长的报告,通过查阅材料、走访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随堂听课、检查毕业论文和试卷、测试学生的基本技能、召开座谈会、考察教学实践基地等形式,对我校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考察评估。
六月
4日,我校与浙江理工大学举行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教授作客“远志大讲堂”,作主题为“未来的医学,未来的社会”的演讲。 19日,学校2008届毕业典礼在学校田径场隆重举行。学校党政领导,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等共2000余人出席大会。肖鲁伟校长在讲话中希望广大毕业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战略,满怀希望地走出大学校门去迎接伟大的挑战。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徐玲珑同学、外国语学院周敏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浙江赛区志愿者。 30日,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暨先进表彰、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党委被授予“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领导班子被评为“三和两新”活动先进集体,附属第一医院陈眉同志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七月
1日,我校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学校党政领导以及教师和学生党员代表500余人隆重聚会,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共庆党的生日。会议表彰了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谐班子”、“和谐团队”和支部建设创新先进集体,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我校工会荣获工会系统全国最高荣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是今年省教育工会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八月
4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一行3人在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鲁,省人大办公厅巡视员王新华等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调研。
九月
我校荣获“浙江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9日,我校2008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田径场隆重举行,共2652名新生参加。肖鲁伟校长代表学校向2008级新生的到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10日,学校召开博士后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对《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作了政策解读,明确了博士后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并分别就博士后的进站、在站、出站管理的规范化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校外国语学院荣获2007--2008年度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陈培丰、白娟、朱发丁等3位教职工获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经省特级专家评选委员会评选,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省委常委会研究同意,我校副校长范永升教授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 20日--22日,我校率团参加在河南南阳举办的“中国?南阳第七届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暨第二届张仲景奖学金颁奖典礼。
十月
我校《学报》获准首批加入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这是继2005年我校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后,被又一家国际性大型文摘数据库收录。 我校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英语专业人才。 22日,学校召开全体中层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教代会执委会委员、正高职称人员、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参加的干部大会,宣布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校长调整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决定,范永升同志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鲁伟同志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校长、党委委员职务。 28日下午,学校隆重举行抗震救灾报告会,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陈申杰,附属第二医院护师虞海霞,总务处工程师朱发丁,支援西部志愿者、我校2007届毕业生裴冀星等4位参与过灾区一线抗震救灾工作的同志为大会做报告。 29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在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平、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沈堂彪的陪同下来校视察并召开中医药工作座谈会。 29日,两届奥运500米双人皮划艇冠军孟关良作客我校“远志大讲堂”。
十一月
我校“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我校“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针灸学科教学团队”、“中药学教学团队”3个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5日,校团委整合全校共青团组织和大学生组织的宣传力量,成立学校博雅校园文化传媒中心成立。 我校《方剂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11日,浙江省教育厅赴广元灾区支教团事迹报告会在我校举行。支教团团长、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副团长、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王晓刚,支教团成员、浙江树人学院基建办主任陈琛杰,绍兴一中教师骆惠新4人分别作了事迹报告。 17日,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副处长叶志航、省委教育工委干部处副处长汤书明来校宣布干部任命决定。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决定,李俊伟同志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我校新增温州市中医院、嘉兴市中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杭州口腔医院、富阳中医骨伤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在“2008年度中国医院‘先声杯’突出贡献、优秀院长”表彰大会上,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宋康荣获全国“优秀院长”称号。 24日,我校召开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 29日,2008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技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大会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和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承办,我校副校长李俊伟到会祝贺并讲话。
十二月
8日,学校召开统战工作会议,传达全省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学校各单位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和实施,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作用,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16日,我校隆重举行首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好同学”颁奖典礼。朱胜良、林洁、宋捷民、陈海霞、方年根、沈浪泳、杨午鸣、楼航芳、张跃明、李大庆等10位老师获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王依寒、周敏、徐玲珑、戎锦锦、汪佩、徐晓玲、向夏丹、章浙忠、陆微微、金鑫等10位同学获得“我心目中的好同学”称号。 22日,“华东六省一市中医药院校科研协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24日,我校隆重举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学校党政领导,我校老院长、终身教授何任,部分老领导、老同志代表出席会议。学校党委书记张乃大作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实现了办学规模从小到大、办学层次从低到高、学科专业从单学科向多学科、创新能力从弱到强、办学模式从封闭到开放、体制机制从传统向现代的六大历史性跨越。范永升校长宣读了我校“改革开放3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活动的评选结果。
Copyright ©1959-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