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五五”规划教材编写会议
    发布单位:教务处   上传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

    9月26日至28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浙江省中医药教材研究基地协办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五五”规划教材暨第五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剂学》等9部教材编写会议在杭州召开。

    我校党委书记王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中心主任、人卫西南分社董事长张科,浙江省教育厅教材管理处处长徐漾出席会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剂学》等9部教材的主编、副主编、编委、责编等260余人参加会议。

    王斌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与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学校“中医药教材研究基地”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教材建设研究基地,64部教材立项“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建设项目,17部教材获批省级规划教材,成果丰硕。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学校建言献策,助力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改革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张科在讲话中针对本轮教材编写,提出八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坚持“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彰显教材的国家事权地位;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坚持传承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四是加强顶层设计,严格把关教材编写的学术质量和编审流程;五是夯实专业基础,优化教材体系,强化学科支撑;六是坚持以本为本,合理界定定位和功能;七是坚持数智引领,推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系统教学支持;八是坚持质量第一,建设高水平精品教材。

    徐漾充分肯定我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课程教材教学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她指出,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质量教材,而高质量教材需要有组织建设和体系化编写。中医药教材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与价值塑造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并积极顺应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教材建设要注重科学规划,体现时代性与适用性;更要加强跨院校、跨学科、产学研医的协同编写,推动教材从“精品”迈向“经典”。

    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李雅楠、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张晨分别就纸质教材编写、数字教材编创的要求作详实而深入的讲解。

    开幕式和专题报告结束后,9部规划教材编写组分组召开教材编写会议,统一编写要求,细化编写大纲,确定编写分工与进度安排,为高效开展后续编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条:学校举行2025年“启航之夜”迎新晚会
    下一条:浙江省青年医务人员实践创新竞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关闭

    Copyright ©1959-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