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陈忠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星形胶质细胞调控恐惧记忆消退新机制
    发布单位:浙江省神经药理学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上传时间:[2025-04-05]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4日,我校陈忠教授、汪仪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olinergic signaling to CA1 astrocytes controls fear extinc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基底前脑胆碱能信号介导的海马CA1星形胶质细胞活动调控恐惧记忆消退的作用及机制,发现有望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恐惧与焦虑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干预靶点。

    恐惧消退‌(Fear extinction)是一种关键生物学过程,通过反复暴露于先前的恐惧线索或情境(且不伴随有害刺激),使习得性恐惧记忆逐渐减弱。这一基础性过程对生物体的‌重新适应‌和‌生存‌至关重要,其功能缺陷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焦虑症等多种精神类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暴露疗法存在疗效有限、疗程长、原有恐惧记忆易复现等缺陷。因此,亟需深入探索恐惧消退的‌关键机制及调控因子,并开拓治疗恐惧记忆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恐惧记忆消退机制非常复杂,既往关于恐惧记忆消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元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通过三突触结构调控突触传递、主动参与脑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团队前期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活动可打断早期的恐惧记忆巩固进而阻断恐惧记忆形成(eLife,2020)。然而,关于星形胶质细胞与恐惧记忆消退的关系迄今尚不清楚。

    本研究发现,海马CA1星形胶质细胞在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表现出特异性持续性钙响应活动。选择性激活或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钙活动可分别促进或损害恐惧消退。机制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来自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的α4/α7烟碱型受体,驱动其产生钙响应,进而调控恐惧消退。最后,研究还发现临床常用药物多奈哌齐(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老年痴呆药)可通过调控胆碱能信号增强海马CA1星形胶质细胞钙活动,并促进恐惧消退。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胆碱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互作参与恐惧记忆消退的新机制,并有望为治疗恐惧和焦虑相关精神疾病的潜在干预靶点,为多奈哌齐“老药新用”治疗恐惧和焦虑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传递介导CA1星形胶质细胞调控恐惧消退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为我校基础医学院校聘副研究员李玉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李礼轩博士和我校药学院硕士研究生王艺蓓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我校陈忠教授和汪仪研究员。本研究也得到了段树民院士和Vladimir Parpura院士的帮助和指导。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s7191

    上一条:全国名中医陈意教授做客远志大讲堂
    下一条:校长陈忠教授荣膺AIMBE Fellow

    关闭

    Copyright ©1959-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