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从医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国医大师葛琳仪,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曹启峰,校长陈忠,省名中医研究院长肖鲁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范永升,学校其他党政领导、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活动中,曹启峰、陈忠、肖鲁伟、范永升和副校长、医院党委书记吴承亮分别致辞,向葛琳仪教授表示祝贺,对她用60年中医生涯,为浙江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付出表示敬意,并号召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学习葛琳仪教授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
曹启峰表示,葛琳仪教授在传承与创新中医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岐黄路上的莘莘学子指点迷津,谆谆教诲体现了医者的匠心、师者的严心、长者的爱心。葛琳仪教授为我省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奉献和付出,值得医疗卫生工作者特别是中医药工作者学习。葛琳仪教授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名中医的要求,为大家作出了表率和示范。
陈忠表示,葛琳仪教授力推学校增设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结束了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建院20余年来单一的中医专业设置局面,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葛琳仪教授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院系合一”的医教研相结合模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学校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浙江省中医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领路人。
肖鲁伟回顾了自己与葛琳仪教授共事的经历。肖鲁伟指出,葛琳仪教授医德高尚,60年来对前来看病的人都一视同仁,对病人的关怀无微不至,用药简练而有效,真正做到了“平常方治大病”,始终忠诚于中医药事业,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付出了很多。肖鲁伟表示,将继续以葛琳仪教授为标杆和榜样,努力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为建设健康浙江和中医药强省作出新贡献。
范永升表示,葛琳仪教授是浙派中医当代的泰山北斗,学术思想和医德医风都是高山仰止,是每一位中医人的楷模。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学习以葛琳仪教授为代表的我省中医药前辈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甘为人梯、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忠诚事业、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共同推进“浙派中医”在新时代的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
吴承亮指出,葛琳仪教授一路走来,学中医,用中医,始终坚持、坚守临床一线。“蔓蔓日茂,芝成灵华”是她习医之路的真实写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她对中医事业的执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众人眼中的德艺双馨的葛琳仪。
葛琳仪教授向大家表示感谢,并与大家分享了她从医之路。葛琳仪教授提出了一生矢志追求的理想与信念——“跟党走 做中医”。葛琳仪教授表示,回望‘医’路走来,感触颇多,做了大半辈子的中医师,亲身感受到中医药发展的艰难曲折,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也与我们的国家一样,蓬勃发展,如今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最好发展时机。
葛琳仪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她更加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不断重视和支持,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些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与动力。
葛琳仪教授表示,接下来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年轻一辈的中医药人手中。党和政府已经为中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广大中医人要把握好现在的时机,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把中医的疗效说清楚、讲明白,把中医继承好、发展好。
葛琳仪教授的学生代表也纷纷登台讲述了葛琳仪教授言传身教、传道授业的感人点滴,并表达了敬爱之情。
参加活动的还有各省级兄弟医院相关领导、省内名老中医药专家代表、葛琳仪工作室成员和各地葛琳仪工作室工作站成员等。
上一条:学校开展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专项教育活动 下一条:学校召开第二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八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关闭】
Copyright ©1959-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