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中药养生保健功能基础研究专家研讨会在我校滨文校区举行。研讨会由我校主办,我校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浙江省中药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和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黄文秀、校长陈忠、党委副书记张光霁出席会议。
黄文秀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希望各位专家针对中药养生保健功能基础研究遇到的问题,建言献策,为我校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团队提供指导与帮助,提升我校中医药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
会议围绕主题“中国中药养生保健功能基础研究”展开热烈研讨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杜冠华,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石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吕文良,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张晋京、我校校长陈忠等专家和领导作交流发言。
陈忠认为,要用现代科学阐释中药保健食品的功能,使之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陈忠强调,“未病”的评价指标至关重要,在疾病的隐性阶段给予真正有效的保健食品进行干涉,可预防疾病并降低医保费用。
仝小林针对中医药保健品市场的现状,从中医药治未病的不同阶段梳理了中药养生保健的适用范围,从“政府监管政策的宽与窄”“中医药起效的快与慢”“疾病发展状态的隐与显”等方面对中药保健食品的未来发展发表自己观点。
程京通过网络会议表示,在健康中国建设大背景下,大量中药保健食品进入市场,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市场监管,通过大数据、多中心的分析等,让中医药产品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杜冠华认为,中药保健食品研发应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功能科学内涵研究,传统补益中药是重要的健康保障物质资源。
石岩指出,药食同源是中国保健食品的特色和优势,建议将中医调“态”理念和循证医学融入到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中,体现中医药特色。
丁钢强认为,中医药对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药、食能更紧密结合,将多组学等现代技术引入到中药保健食品的功能评价及机理研究中,建立相应机构,开展多协作深入研究。
吕文良指出,中药保健品研发过程应遵循安全、有效、便捷的原则,利用现代科学深入阐释和解读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原理,做到中医药文化自信。
张晋京从保健食品管理角度分析了近些年国内外保健食品审批的发展历程、功能食品监管办法和研究情况,提出中药保健食品专属的功能评价方法需要循序渐进,达到更多共识。
我校现代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吕圭源介绍了会议背景,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工作体会及中药保健食品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11项会议议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上一条:学校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省委书记袁家军来我校调研讲话精神 下一条:省委书记袁家军到我校调研
【关闭】
Copyright ©1959-2015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